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下发《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评估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评估方式,并对各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成效进行初步评估。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开展“双百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评估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双百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评估指标体系,收集了各“双百企业” 三项制度改革数据,并开展对“双百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工作。
此举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泛讨论和深度思考:
三项制度改革“改”的核心目的和内容到底是什么?
国企改革四十年,现阶段为何会以评估的形式来检验改革的效果、会成为新常态吗?
三项制度改革仅适用于国有企业吗,非公有制企业需不需要此类改革?
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到底如何开展,从出资人、集团总部和企业自身等不同的视角,对于改革评估关注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该如何突破与加强?
改革的真正原因和阻力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
中智咨询作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高端智库和企业管理咨询智库,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与积累,对三项制度改革及评估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三项制度改革是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核心内容如下表所示:
模 块 | 主要内容 |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1.建立符合国企发展要求的管控模式与组织架构; 2.由“行政级别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3.规范企业管理干部竞聘上岗的人才选拔; 4.实施量化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与民主评议; 5.完善国有企业干部任期激励与处罚制度。 |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1.规范劳动合同制度,转换人员身份; 2.优化劳动岗位的定岗定编工作; 3.推行优胜劣汰的职工竞争上岗制度; 4.加强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劳资关系管理; 5.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职工流动。 |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1.实行形式多样的分配制度,鼓励股权激励; 2.改革国企工资决定机制,提高决策灵活性; 3.完善企业内部薪酬模式,岗位与能力相结合; 4.强化国企员工工资市场可比性与调节性; 5.调整职工工资结构,合理变动收入比重; 6.完善对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分配办法。 |
从核心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三项制度改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内容,涉及高效组织架构设计,优秀管理队伍和勤勉员工的选、育、用、留、退的管理,富有激励性的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企业组织之间具有可相互借鉴、不断创新的特性。
三项制度改革评估该如何去做?中智咨询认为应该从不同评估主体视角和评估对象不同改革发展阶段实行差异化评估,评估要项侧重点如下表:
评估主体 | 评估对象改革发展阶段 | ||
| 改革初期 | 深化改革 | |
出资人 | 符合政策动作 | 资产保值 增值率 | 三个有利于 |
集团总部 | 行为动作差异化 | 直接效果 差异化 | 效率效益 差异化提升 |
企业自身 | 动作落实程度 | 直接变化程度 | 以点带面, 全面提升 |
三项制度改革的直接效果体现在“三能”,即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真正的关键却在于“能下、能减、能出”,现阶段各企业深化改革在此三能方面,有着各自哪些难题,需要柔性管理;又有着哪些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
如果你想知道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到底如何有效开展,能够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改促优,全面提升”,欢迎关注中智咨询的公众号,预计5月份我们将会发布《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白皮书》,若您对此感兴趣,可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参与我们的小调研,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得《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