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0-0397(公司业务)400-889-4545(个人业务)

线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8-200-397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你需要知道的5个问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纵深推进的一年。1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介绍2023年工作的八个关键发力方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核心问题展开,系统介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

  • 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

  • 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 哪些企业要开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的整体架构是什么样的?

  • 国有企业如何参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并落实工作?

一、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

“世界一流企业”是广泛使用的一个集合概念,其既在学术领域得到了关注和探讨,也在政府、社会、企业等范围内具有多样化的使用场景。从推动现实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世界一流企业”相关概念早已脱离学术范畴,而更多地在企业发展和商业分析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并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引发思考和讨论。
国际层面,麦肯锡指出,世界一流企业有“大、强、基业长青”三个特征,企业在体量上要有足够规模,在行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有显著影响,通过不俗业绩来保持领先地位,并在发展中积累长盛不衰的国际声望。
如《财富》杂志一方面从规模和影响力建立榜单描画企业,另一方面也从创新能力、产品服务质量、企业管理水平、环保社会责任、吸收人才等5个方面讨论和评价世界一流企业特征。
又如,日本企业界普遍以企业组织特点、核心价值观、资源配置、企业社会影响力等4个标准来判定企业的发展质量。
国内层面,2022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四个方面阐述了“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的理解和建设要求,响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有研究机构尝试从十六字特征出发,结合企业经营实际需求对世界一流企业的特征进行总结,同时也关注了中国企业在创新、国际化、品牌等方面的短板。

综合来看,由于“世界一流企业”的应用场景和目标差异,国内外对世界一流企业基本特征的总结和评价方法各不相同。但整体来看,被定义为“世界一流”的卓越企业通常有能力展现出多方面的优势,并在诸多维度上都能够形成与众不同的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的全面推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世界一流企业更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作为支撑。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的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也绝不仅是对国外先进企业发展经验的“照搬照抄”。
国有企业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创建之路,这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战略任务

从企业进步的角度看

多年来,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且连续4年居于世界首位,部分行业企业质量位居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并且在一些先进领域涌现一批世界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条件。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晰认识到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之间尚存差距。2022年8月,《学习时报》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署名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效益效率不高且盈利能力较弱、机制不完善且“大企业病”等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全球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还需要切实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仍有差距五个方面共性问题。

从具体表现看,以世界500强榜单为例,中国上榜企业利润及其增速远低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2022年,中国145家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约41亿美元,低于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巴西等国,与美国企业(100.5亿美元,接近中国企业的2.5倍)相比差距更加明显。

又如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方面,榜单中整体表现突出的科技、社交媒体企业主要分布在民营企业,而国有企业表现突出的工程建筑、银行等行业则聚集在国内相对垄断的优势领域。

新阶段下,中国企业应抓住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历史机遇,在科技攻坚、产品创新、跨国经营、品牌建设、企业治理等方面努力追赶超越,形成数量与质量皆过硬、硬实力和软实力皆强大的世界一流企业。

三、哪些企业要开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

行动号召面向所有中国企业,国有企业尤要带头引领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影响力突出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不仅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还要担起“排头兵”的使命和担当,形成“上下同欲,共同发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氛围。

不同层级、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客观条件,通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形成一个比学赶超、生机勃勃的企业发展氛围,培育一批在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发挥带动示范作用的企业群体,才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的题中之义。为了指导不同层级、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工作落实,《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了涵盖世界一流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不同类别的创建目标,国有企业也应因企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目标定位。

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的整体架构是什么样的?
历经多阶段探索,国有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顶层设计逐步明晰。当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已经形成了“1个《指导意见》+4个专项行动”的“1+4”顶层设计。即围绕《指导意见》的部署要求,高标准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中央企业品牌提升行动”四大专项行动。

1

图1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1+4”顶层设计

专项行动的实施旨在引导国有企业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从企业发展角度考虑,其精神内核仍落脚于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回顾过往,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与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已经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效,2022年更是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收官年。
展望2023年,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将持续推进。其中,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在2019年第一批11家央企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基础上,正同步推进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的“双示范”工作。
“双示范”行动将进行示范企业选择范围的升级,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选择将从中央企业拓展到地方国企集团,同时在中央及地方集团下属企业中选择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预计今年上半年,覆盖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的“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与“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的“双壁”即将揭晓。

五、国有企业如何参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并落实工作?

一是结合自身定位与经营实际,明确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定位

中央企业层面,打造具备走出去实力,引领新发展模式的世界一流企业带头,同时培育一批追求一流,探索先进的跟进企业;省属企业层面,按照分类分层建设的思路,形成由世界一流,准世界一流企业,行业一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乃至区域一流企业等组成的发展梯队;在市属企业及经开区平台层面,围绕创建世界一流的总体追求,立足区域发展,形成以推动地方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发展。

二是集团层面发挥整体规划作用,统筹设计反映企业发展特色的工作方案

集团公司应理解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融入到企业日常经营与战略规划中,使其成为长期动态的过程。
同时,站在集团整体层面,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点及特点进行梳理选择,形成反映自身发展特色的工作方案,围绕筛选出来的重点、特点工作聚焦推进,而非仅仅专注于平均实力的提升。

三是体系内部通过整体推动与局部示范相结合,实现国企集团内部企业的普遍参

国企集团应在制定整体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目标的同时,明确下属企业打造专精特新、行业龙头等不同层级企业的工作目标,带动下属企业深度参与相关工作。如考虑围绕专精特新子企业等建设目标,或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低碳环保等细分领域,选择下属企业开展内部示范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加强督导,并总结实践经验、推广成功标杆。

四是完善配套的工作评估评价体系,保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的长期动态开展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个在市场中不断赶超和动态竞争的过程,国有企业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工作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作为落地实施的指导,也应结合自身创建世界一流的目标定位,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及对标对象,并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保障评价体系作为动态的衡量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想要了解我们的咨询服务将如何帮到您

姓名
职位
公司
城市
企业邮箱
留言
电话
验证码

和我们一起智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