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战略管理能确保一个组织保持战略和执行的一体化,能动态响应经营环境变化,敏捷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中智咨询计划推出国际标杆企业系列研究之《国际标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报告》,选取不同行业的国际标杆企业,分析其战略规划制定、落地执行、评估回顾等方面的全流程和运作机制,供国内企业参考借鉴。
如何科学谋划战略定位,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战略目标,是战略闭环管理的首要环节。本篇挑选能源电力行业、港口航运行业、汽车行业3个行业的6家国际标杆企业,从战略可视化呈现的角度对国际标杆企业战略进行简要分析,探寻企业的底层生存发展逻辑。
一、通过可视化推动战略和执行之间的“双向奔赴”
提到企业战略,可能会有高大上的宏观框架、晦涩艰深的语言表达、多元复杂的经营目标等刻板印象。事实上,优秀企业的战略通常并非如此,好的企业战略应是企业之魂,是企业的价值蓝图,是公司愿景的具象化。
本篇所说的战略可视化就是在讨论企业如何将核心战略内容的全过程通过绘制战略图的方式去清晰直观地呈现,对内对外都能“通俗易懂”,让企业战略真正发挥传递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通过研究国际标杆企业年报,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会通过绘制战略图的方式对企业的战略定向进行可视化呈现,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
- 既有助于在企业对外进行信息公开时展现企业专业形象,相比文字描述和数字展示会更加直观生动;
- 又能帮助内部员工全面地理解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形成与经营管理高度融合的企业文化,使得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可以用一个通用的语言来沟通战略相关事宜,让企业战略成为企业的行动纲领。
二、相同可视化选择下的不同行业差异化实践路径
从旁观者的角度,也能从国际标杆企业的战略图中窥见不同行业现阶段的战略重点,解读出标杆企业应对行业发展现状的选择与策略。 能源电力行业:在全球低碳主题的影响下,多采用“时间轴”按照时间线绘制战略总图
行业背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多次发布气候报告称全球气候已进入紧急状态,2022年《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提出,到2050年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70%,同时将升温限制在1.5°C(2.7°F)左右需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迟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并在2030年前减少43%。国际社会就碳减排问题已经达成共识。 
资料来源:道达尔能源2021年年报
在全球减碳的背景下,道达尔能源将总体战略定为“复合型能源公司”,计划在2050年与社会一起实现“净零”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将该目标分解为包括多能源产品在内的多项细分领域目标,按照时间线设定每个领域至2030年的量化指标,以此来实现实时监测。

国家电投将2035一流战略按照时间线分为三个阶段,致力于逐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在战略图中通过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量化数据要求来实现企业“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的战略定位。
行业特征小结
节能降碳增效是本世纪上半叶能源电力行业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气候承诺和计划必须变为现实和行动,且刻不容缓。因此国际标杆企业大多将其作为战略重点,明确呈现时间节点,既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加压,又对外展现了承担社会责任,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港口航运行业:周期性明显、产业链运营的行业特征影响下,多采用业务板块组合图
行业背景:当前,航运周期不仅受到宏观、行业和市场需求等常规因素影响,还叠加了地缘政治、新冠疫情、供应链重构等非常规变量,极大增加了当前航运市场经营节奏的把控难度。港口航运行业的国际标杆企业通常会选择开放多样的产业链运营模式,通过“运、贸、港”相结合,开展长期稳定的协同合作,以此应对航运周期变化。 
马士基的战略总图中,将物流运输服务、海洋业务、码头运营作为三大主要产业板块,并通过客户协同、财务和运营协同将三大板块相连接。同时,通过ESG理念承载社会责任,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技术驱动,通过组织能力提升支撑战略落地执行。 从图中可以看到企业当前的战略核心业务板块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融合关系,以及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支点,完整地描绘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业务布局。 
中远海运集团在“十四五”期间,基于产业链经营理念,将其原有的“6+1”产业集群重新组合进一步阐释为“3+4”的产业生态,作为其最新的业务版图,支撑实现新发展理念。 港口航运业具有重资产、强周期的显著特点,既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又具有行业自身周期特点,还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产业布局、合作共赢的理念是整个航运生态圈当前的战略重点,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国际标杆港口航运企业依托高效合理的产业资源布局,谋求互联互通、共赢共享的产业新格局。
汽车行业:贴近市场,战略总图多呈现品牌矩阵形式,强调品牌管理
行业背景: 2023年我国第一季度汽车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6.7%,这个看似平凡的数字背后,却是中国车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降价潮,价格体系被打破。在相对混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车企而言做好品牌建设,讲好品牌故事是必要生存之道。在国际标杆企业的战略图中,品牌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图5 大众新战略“New Auto”跨品牌举措总图 大众集团的董事会在2021年5月通过了新的集团战略“New Auto”,开启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变革。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质量技术是品牌管理、塑造品牌形象的根基,而品牌效应的软实力则使得品牌发展可以开枝散叶,锦上添花。
大众集团的做法是,将战略分解为跨品牌的十二项具体举措,前五项技术计划纵向贯穿三大品牌,后七项基本举措,集团层面统筹布局,通过搭建平台灵活配置资源,来实现品牌间协同发展。 
从中国一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总图中可以看出,红旗、解放等品牌是其业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一汽将树立民族汽车品牌,强大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任务。在一个目标的引领和十八个要素的支撑下,实现包括三大品牌建设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是其公司战略推进的核心理念。
汽车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个性多样的消费群体,层出不穷的创新商业模式,颠覆性的新技术等都对汽车行业企业带来压力与挑战。汽车品牌对汽车生产者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车企明确品牌定位、做好品牌管理对其提升竞争力,赢得消费者认同,把握关键机遇,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立足于不败之地至关重要。
从国际标杆企业的战略可视化做法中能解读出哪些规律?
战略可视化行业特征明显,行业内企业实现路径和而不同
从国际标杆企业的战略总图中,我们发现了每个行业企业的战略存在相似性,战略重点与行业现状相符合,战略制定逻辑也与行业运营思维相一致;但同时,各家结合自身特点应对行业竞争,又有差异化的布局和举措。
如对于能源电力行业而言,“时间轴”为基础的战略架构,是其应对时代潮流大势,将承担使命责任,向外回答全球命题作为企业发展重中之重的表达;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品牌矩阵形式的战略地图,是其应对行业变局,将谋求自身发展,向内既要守住品牌根基,又要探寻新模式作为发展策略的表达。
如前所述,从国际标杆企业绘制的战略图中,可以见微知著,看到了行业规律、洞悉了标杆企业应对行业现状的布局和举措,这就是战略可视化所带来的便捷,可以使读者快速地抓住重点、理解逻辑,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 因此,企业在描绘战略的过程中,可以更多考虑将战略进行可视化的呈现,充分发挥企业战略反应思考、凝聚共识、引领发展的作用,对外树立专业形象,对内贯彻经营理念。 若您想了解更多国际标杆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可视化体现企业管理的思路方法、战略制定的内在逻辑等内容,或对其他战略管理领域,包括落地执行、评估回顾等环节感兴趣,敬请期待中智咨询后续推出的国际标杆系列研究之《国际标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