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越发激烈。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质量,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是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准确把握在我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力和全球竞争力。
从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到《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充分表明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从科学谋划走向推动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下“加速键”。
而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首次被列为核心任务之一,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显。
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新一轮的改革实践,中智咨询建议,国有企业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活动全生命周期的掌控,以创新规划为引领,匹配资源投入为保障,以体系化创新过程管理为支撑,才能最终实现创新规划到产出的创新闭环。

图1 中智咨询创新活动全生命活动周期
科技创新组织是承接企业创新战略落地和保障创新业务高效运作的关键,大型产业集团的技术多元化和创新研究工作的复杂性决定着科技创新组织必将承担着多样化的角色定位、呈现出多层化的功能架构。
如何通过组织设计整合各类科研资源并进行有效配置,如何建立组织竞争力促进企业整体科技创新效率的优化提升,是企业确保落实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科技组织设计的复杂性,鲜少有研究或机构指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组织建设工作,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也面临着非常多的组织建设难题:
企业如何搭建科技委?科技委承担哪些决策职能?与管理团队应该如何分工?
前瞻性研究的职责应该放在中央研究院,还是由下属产业公司承担?
中央研究院是否必须设立?中央研究院与其它研究机构又该如何分工与协作?如何保障中央研究院不沦为产业公司的配套服务机构?
面临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多样、技术迭代加速等外部市场环境,技术产品开发组织有哪些创新模型可以吸收借鉴?
……
中智咨询以世界一流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各行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在组织构建与职能分工方面的共同特性。研究发现,这些全球布局的超大型企业为了最大化地提升集团整体创新效益和创新效率,通常会在企业内部围绕科技工作的六大核心职能设置相应组织或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构造出一条完整的创新业务链条和创新管理链条,形成“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组织,以“四个面向”助推企业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图2 中智咨询“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组织
从纵向创新管理链条来看,企业整体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划分为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以定位鲜明的组织分工与协作,共同推动企业有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而从横向创新业务链条来看,聚焦不同创新阶段的科技活动,企业又可以划分成前瞻性研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等不同组织类型和职能角色。“四层、三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决定着企业内部通常会围绕着科技决策、科技咨询、科技管理、前瞻性研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等六个创新核心职能布局组织资源以及开展创新活动。
通过对世界一流企业的深入观察与研究,并结合公司在科技企业方面的丰富咨询经验,中智咨询重磅推出《对标世界一流,打造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组织》 研究报告,系统性、逻辑性地梳理总结了科技创新的四大组织层次和六大核心职能,提出“面向规划、面向执行、面向现在、面向未来”科技创新组织,并对 承担不同核心职能的科技组织设计模式等进行详细展开。
为与广大读者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计划于11月17日开展一场线上分享,欢迎识别下方二维码预约活动。

灵活有序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解构暨《对标世界一流,打造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组织》研究报告发布
时间:11月17日 14:00-15:00
分享内容:
企业科技委应该承担哪些职责?与科技管理团队应该如何分工?
前瞻性研究的职责应该放在中央研究院,还是由下属产业公司承担?
如何保障中央研究院不沦为产业公司的配套服务机构?
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又有哪些新型的研发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