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咨询之前发布过一篇文章 《三项制度改革评估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推出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上百家企业参与到我们的小调研中。参与调研的除了央企和地方国企外,不乏诸多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在此,中智咨询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结合此次调研的情况,在白皮书发布之前,小编给大家透露一些核心发现。
核心发现一:
三改目标意义认识再提升:强内驱,企业更加聚焦企业自身发展,外部改革来助力
“三项制度改革一直在路上”是广大国有企业的共识,尤其本轮国资国企改革又把三项制度改革放到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核心任务之一的位置,更使得此项工作备受关注。
从企业的实践经验来看,三项制度改革一方面在企业持续推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以人员良性流动夯实企业发展基础,以激发个体活力支撑企业活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三项制度改革的各项举措在推行中,部分企业“运动式”推管理、“眼睛向上看”、“雷声大,雨点小”等现象并不鲜见。
企业的管理认知伴随改革任务的推进不断提升,三项制度改革虽冠以“改革”之名,实际上越来越深入企业的管理体系根基之中;参加小调研的企业给了大家很好的示范。

图1-1 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由上图可知,聚焦企业自身发展、正确认识自身成为了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的首要认知。引入“对标”思路,开放推评估,以“对”强“评”,以“评”促“改”也广受关注。相对而言,继续夯实基础、不断总结,或是完成任务则排在了后面。
核心发现二:
企业活力关键点变更:对管理人员“下”的关注跃居第一位,替代员工“出”
本轮三项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与企业效益紧密联动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对标人均劳动生产率指标合理控制用工总量,因此在改革初期企业实行定岗定编,富余人员的安置流动成为改革最难点。
随着改革深入,取消行政级别,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各企业基本已完成。当前各企业已经面临、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管理人员聘任到期,实行考核兑现的节点,管理人员“下”的渠道和方式成为本次调研中“一骑绝尘,遥遥领先”的关注重点(如图1-2)。
收入减的方法、员工出的路径以及按照市场规则开展管理活动也有较高的关注度。其他诸如薪酬资源变动、市场化选人流转、人员流动良好氛围的形成虽亦有一定关注度,但并非本阶段关注的焦点所在。
图1-2 三项制度改革中的最难点
核心发现三:
行动在开展,习惯待固化:以三改评估/人力资源诊断促进管理提升,不仅要做,更要常态化、持续改
以评估的方式来检验制度的科学性以及执行效果是企业管理中一种常态化的机制,比如企业每年的人才盘点、审计、定期巡视工作等,均以标准化的固定动作嵌入企业管理活动中。
关于三项制度改革盘点/评估,或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体系(岗位、薪酬、绩效)的诊断工作的开展情况的问卷调研结果如图1-3所示。
不难看出,三改评估或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绝大多数企业(79%)都是开展过或正在开展的,作为三项制度改革动态完善的重要一环有其存在的基础。
然而,在近八成已经涉及的企业中,对三项制度改革或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体系形成定期体检机制的不在多数(仅占17%),尚未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同时,也不乏少量企业(6%)基于各种原因尚未考虑,亦未开展此类评估工作,不符合当前改革要求,需敲响警钟。

图1-3 贵单位开展三改评估或人力资源诊断情况
综上所述,以评估的方式来检验改革成效作为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在现有推进情况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扩面;同时,各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将评估管理工具常态化,嵌入管理,变成规范动作,实现动态完善。
中智观点:
综合上述三个发现,中智咨询认为:
一是三项制度改革“改”的核心目的是聚焦企业自身发展。
二是不同历史时期,改革的重难点会发展变化。从改革初期面临员工“出”的问题,到如今面临管理人员“下”的问题。因此评估也应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三是以顺应发展变化的思维,用好用足“评估机制”,在变化发展中通过评估找弱项、抓重点、补短板、促发展。
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评估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一个评估模型能“打天下”。
从中智咨询实践案例来看,如何进行评估是各评估主体面临的一大难题,调研访谈中有企业坦诚,评估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工具也是评估机制未能常态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各企业之间同样具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特征。小微企业与“超级巨无霸”并立,作坊式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共存,管理输出创造价值的和基础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同在。
中智咨询认为,在聚焦企业自身发展的评估热潮中,我们也应尊重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事实,在评估过程中坚持“分层分类”原则,遵循企业管理制度“建→改→优→规”的发展逻辑,各企业制度建设评估的侧重点应实现差异化。

如上图所示,处于制度建设四个阶段的企业数量分布总体呈纺锤形,即大部分企业聚集在“改”和“优”的阶段,少部分分布在两端。中智咨询在《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白皮书》中将结合企业发展阶段,根据评估侧重点制定评估指标套餐,不同评估主体结合应用场景,按照套餐清单“点餐”确定评估指标,组合成评估模型,聚焦企业自身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一流,以评促改、以改促优,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如果您对评估套餐感兴趣,欢迎持续关注,让我们共同期待《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白皮书》早日“杀青”!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陈双琴 shuangqin.chen@ciicm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