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在人才的挖掘与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使用痛点。数字化人才画像作为构建人力资源数字化的关键组件,在人才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可视化呈现人才数据,帮助实现人才的智能分析、自动匹配和全面预测。
本文将以人才战略实施痛点为起点,阐述数字化人才画像的构建误区,提出数字化人才画像的构建要点与构建流程,并展示数字化人才画像的应用实践。
一、破难题:人才战略实施痛点
人才战略是围绕人才全生命周期进行实施的,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企业人岗不匹配、企业对员工认识有限等原因,人才战略的实施存在阻滞。
具体来说,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存在以下五大痛点:

1.识人难:企业对人才、岗位需求认知不清,人才标准定义过于死板等,使得企业人才招聘困难。企业无法对岗位候选者的优缺点进行系统化、多维比较,人才晋升存在过多主观性。
2.培养难:部分企业并不知道员工的能力优劣势,只能提供统一的集训等培养方案,无法个性化、差异化培养人才。
3.激励难:企业对于不同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价值观识别不清,无法有效激励人才。
4.发展难:员工对于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人才的要求并无系统化认知,无法拥有明确、清晰的持续发展规划,削弱员工积极性。
5.监测难:由于人员流动和员工发展,人才信息不断流动,但人才档案变动存在阻滞,企业各层级之间存在信息差。同时,企业对员工日常表现和潜力监测、评估困难。
二、瞄靶心:
数字化人才画像误区与构建要点
数字化人才画像正是克服上述难点的对症良药,也是人才战略得以高效落地的保障。数字化人才画像是对人才标准的具体化的描述,相比于传统的人才标准,更加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具体的人”。
然而,企业在数字化人才画像的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中智咨询根据项目经验总结了一些常见误区并提出数字化人才画像构建时的要点。

数字化人才画像误区
01 从“过于精细”到“精准化”
识别有指向性的、具有识别度的信息。
02 从“维度过多”到“简洁化”
主要针对关键岗位进行画像建设,要把握主干,减少不科学的讲述;把握关键,减少不重要的赘述;把握方向,减少不合理的描述。
03 从“描述性语言”到“结构化”
尽量的用量词替代形容词,用数据替代文字,用定量替代定性。
04 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化”
人才画像是动态的,是对人才数据的持续跟踪和记录。因此,人才画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迭代更新。
为此,中智咨询建议数字化人才画像的构建应遵循精准化、简洁化、结构化和动态化几个要点。最终,数字化人才画像还应具有洞察性,即可挖掘各关键维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对于人才特征的判断和评价,甚至实现分析预测功能。
三、顺势行:
精准发力构建数字化人才画像
符合企业战略的数字化人才画像是拥有精准的定位、简洁的维度、结构化语言和随人岗需求变化动态变动的数字化人才画像。中智咨询提出三步法绘制数字化人才画像,具体路径如下:

Step1:建立理想画像
理想画像的构建是数字化人才画像构建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即针对某一类群体建立多维度和全面的人才标签体系与标准。通常建立理想画像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关键能力指标筛选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梳理出关键岗位要求的关 键能力,再筛选出与关键能力相关的基本要素。(2)员工标签提取人才标签体系是对人才特质的数字化描述,用于创建精准的数字化人才画像。收集员工信息后,将其归纳为不同类别,如基本特征、关键经历、个性潜质、知识技能等,并赋予相应的标签。数字化人才画像构建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大数据、聚类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数字化方法来自动化提取标签。最后,将提取的标签与员工信息结合,构建出数字化的精准人才画像。(3)能力建模员工标签提取后,公司高管、中级管理和技术岗位等人员要结合岗位要求,组织人才画像研讨会,构建全面化和具象化的数字化人才画像。而在数字化的能力建模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例如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数据挖掘和分析等工具和方法,使人才画像具有洞见性的生动形象与可视化,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4)验证测试随着公司的发展,岗位需求是不断进变动的,因此数字化人才画像是需要持续迭代的。需要定时分析人岗匹配程度,并判断在原有的人才画像的基础上是否需要增删改原有标准。
Step2:集成人才数据
人才数据的集成,是根据人才标签体系,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数据,形成个人人才数据档案。一般来说,人才档案应包括人才履历、绩效考核、盘点测评等数据,这些数据必须由上级评估确定。正是由于人才数据的集成,极大地帮助了后续基于“理想画像”的筛选匹配。
Step3:实现可视化呈现
最终,企业通过以信息化手段建立人才数据、以数字化技术实现可视化与自动化等手段,实现数字化人才画像的深层次应用。通过加强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底层建设,助力实现智能分析、自动匹配、全面预测等功能。
四、谋后动,数字化人才画像应用的5大领域
遵循上述要点与流程构建数字化人才画像后,企业可将其应用在人才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保障人才供应链可持续化发展。对应到企业人才战略痛点,数字化人才画像可以应用到以下工作场景:

应用一:人才选拔精准化
在人才选拔中,数字化人才画像丰富了人才识别维度,使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具体;依托数字化系统,使得对候选人的评价更加简单易行,能够达到更加精细化选人用人的目的。在招聘过程中,用人部门可以就数字化人才画像中的各项标准进行优先级排序,精简出关键标签与指标,以提升效率。
应用二:人才培养定制化
建立数字化人才画像后,企业可以更加方便地对比当前人才队伍与理想画像之间的差距,具象化识别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短板,并提前谋划人才培养。根据不同员工的数字化人才画像提供个性化的员工自主学习、集中培训或岗位锻炼的培养计划,定制化培养人才,有针对性地提升人才能力素质。
应用三:人才激励个性化
数字化人才画像洞察不同员工的工作动机以及工作价值观等,并对症下药,提供个性化的人才激励方案。企业只有准确的把握员工的个性化的需求特征,才能使他们持续贡献良好的绩效成果,也能进一步留住核心人才。
应用四:人才发展持续化
现代员工追求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数字化人才画像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不同层级人才的能力、经验、成就和绩效,明确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路径。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人才画像推动人才的持续成长,通过提供挑战性的项目和晋升机会,促进员工的发展。同时,数字化人才画像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人才流动和配置,从而促进企业人才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五:人才监测日常化
数字化人才画像通过数字标签对员工进行分类,形成数字化的人才信息档案,是企业数字化人才管理的基础。企业可以轻松比对理想人才画像,实现日常化、简化的人才监测,辅助决策过程。

未来,数字化人才画像将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并在企业发展中扮演愈加关键的角色。我们期待更多企业能意识到数字化人才画像的重要性,并积极应用于实践中,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更大的突破和提升。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