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0-0397(公司业务)400-889-4545(个人业务)

线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8-200-397

落地篇:如何高效推动“十五五”人力资源规划落地?

2025年标志着“十五五”战略布局的开篇,各企业已积极投身于战略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战略规划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价值的实现不在于编制完成,而在于执行生效。企业需提前思考如何让规划从理论走向实践。

在前两篇文章中,中智咨询探讨了企业“十五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前置思考与设计编制要点。本文将延续这一主题,分析企业规划落地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方法。

  

640 (77)

  

640

规划落地的常见问题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但现实中一些企业仅将其视为战略规划的配套环节,未能真正转化为未来五年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指引。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规划本身的局限,也有落地实施中的现实挑战。

  

1.规划蓝图失焦:引领性与科学性不足

在规划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能未与业务部门充分协作,或合作编制方法不成熟,导致决策科学性不足,出现业务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脱节、管理措施脱离业务实际等情况。

另一方面,企业在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环境突变的挑战,例如政策调整、市场波动、技术颠覆等,使原定规划与最新的人力资源需求脱节。

这种情境下,企业往往陷入执行困境

  • 若机械执行原规划,不仅难以产生预期效益,还可能导致发展方向偏差和资源浪费;

  • 若否定原规划,则会在当下影响相关人员绩效结果,在长期有可能削弱集团管控的公信力。

2.规划落地受阻:缺乏执行路径与管理抓手

一些企业在编制完成人力资源规划后,没有将规划清晰拆解成为细分目标、具体任务与行动计划,导致各主体对规划理解不一,不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规划沦为缺乏实际约束力的形式文件。

人力资源规划文件中常见的“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等表述,在实践中也可能因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而流于形式。例如,横向上的跨部门协同机制、纵向上的权属企业管控机制,以及配套激励约束与赋能机制等缺失,都会对规划协同落实造成影响。

上述问题可能导致规划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 一是规划意图难以从顶层贯穿至执行末端,出现意图失真和动作变形;

  • 二是执行效能低下,产生跨部门信息传递滞后、政策落地困难等典型问题。

  

640 (2)

规划落地的思路方法

为应对以上问题挑战,中智咨询总结出规划落地的4个要点,希望使人力资源规划真正发挥人资管理工作的指引作用,支撑业务高质量发展。

  

1.规划回归初心本源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初心在于支撑业务发展,这需要人资部门在规划阶段就调动各部门单位资源进行系统谋划,找到撬动业务发展的关键杠杆。

在规划编制阶段,“四个环节”将业务发展目标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需求:

1

目标分解制定

根据企业“十五五”战略规划、专题研讨成果等,明确各业务单元、部门的业务目标,形成人力资源需求的基准线。

2

能力缺口分析

聚焦实现业务目标所需的核心能力,通过现状对标识别人力资源差距。

3

人才需求定位

量化明确支撑业务发展所需的人才规模、结构、质量等要求。

4

管理策略匹配

制定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引进、考核、激励等制度方案,以更好配置人力资源,发挥业务支撑效能。

在规划落地阶段,拉动业务部门积极参与。提前夯实任务责任分工,建立协作基础,并将任务指标纳入业务单元、部门的考核,如建立业务领导者“人才管理KPI”,通过考核指挥棒推动业务部门主动投入人才培养,形成跨部门协同合力。

  

案例

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业务需求出发,将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精准性作为所有规划和举措设计的出发点。

640 (78)

  

2.规划立足现实基础

人力资源规划要响应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整体规划来解决系统性难题,借助专项规划来突破关键人才管理瓶颈,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回应政策的最新要求、发展的最新热词。

01

规划编制时

为了紧扣现实基础,人力资源部门应“开门办规划”,组建规划编制联合小组,由人资部牵头,联合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及下属单位人资部代表开展研讨、推进工作

02

规划执行中

企业应建立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规划-分解-实施-监控-评价-调整”的闭环管理,强化反馈调节能力,根据内外部现实变化,及时校准人力资源规划执行及规划本身。

首先,校准人力资源规划执行。开展规划定期评估,检视阶段性目标达成度,兑现奖惩机制,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指导。    

其次,推动规划迭代更新。在保持长期战略方向稳定的前提下,设定规划中期检视节点,联合多主体系统评估内外部环境变迁,检验规划举措与未来发展的匹配度,必要时启动规划修订程序,确保工作部署始终与战略需求同步进化

  

640 (79)

  

3.规划保持适度前瞻

人力资源规划需要顾前瞻性与可执行性

为确保规划有效落地,规划解码必不可少。企业应通过科学的目标分解与责任落实,将规划转化为具体的战术动作,形成清晰的任务行动清单,指导各方有序开展工作。

然而,人力资源规划不应最终转化为一张追求100%执行度的施工图。它既要包含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也要保留适当的战术灵活性。若过分强调实操性,企业各主体可能因规避风险而趋于保守;若规划缺乏调整空间,管理则会显得僵化,难以应对新发展阶段的复杂形势。

因此,企业在规划编制时需大胆构想、严谨论证,在解码落地时则要精准把握平衡,做好细节设计

01

规划编制时

集团应牵头开展前瞻性研究,明确规划方向。组织跨部门、跨层级的专题研讨会,构想创新举措并深入论证可行性。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策略,提前谋划创新举措的小范围验证与持续优化推广。

02

解码落地时

集团应建立立体化的执行网络

在横向上,进行时间维度解构划分年度、季度、月度目标或标志性成果,再根据重要性与紧急性评判,筛选出阶段性核心任务,匹配行动计划,以确保每项任务关联最终目标。

在纵向上,进行组织维度穿透将集团级人力资源目标逐级穿透至部门、权属单位,明确各层级各主体应承接的目标及任务,最终形成"一单位一表",实现穿透式精细化管理。

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形成多层次的目标任务,既设置基础性目标任务,也要设置挑战性目标任务,引导各部门单位闯深水区、啃硬骨头,实现跨越式发展。

  

640 (80)

  

4.规划焕发持续活力

人力资源规划的落地需要平衡监管与赋能。它既依赖于清晰的权责划分与执行监管,同时也需要精准的赋能支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与创造力。    

人力资源管控体系正是实现这一平衡的关键。

人力资源管控是集团公司基于战略导向、功能定位和经营实际,对下属单位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专业条线上,实施差异化授权与统筹管理的行为。

640 (81)

人力资源管控的保障作用首先体现在管控模式与策略上,对规划目标达成具有关键影响的业务单元及权属企业,集团可重点加强管控力度,为后续监管与赋能奠定基础。

其次,着重优化人力资源规划管控,通过划分规划审批、指导、考核等权力,建立规划的动态管理机制,从而确保各主体规划与业务需求相匹配、与初衷相吻合。

此外,核心人才发展、组织分工、绩效管理、分配激励等条线的管控,为规划举措任务的责任分工提供明确依据。在执行过程中,集团通过管控体系,掌握这些模块任务的推进情况,针对进度滞后、资源错配、协同失效等典型问题,及时干预和调整。

同时,人力资源管控也畅通了沟通与支持渠道集团先看见执行过程的关键节点与问题,才有机会去了解各部门单位的困惑与原因,从而识别资源瓶颈与能力缺口,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辅导、专业资源支持以及优化建议,大幅提升执行效能。

  

案例

某企业将“建立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作为人力资源规划落地、管理质效提升的关键举措。

640 (82)

总结而言,企业应推动规划回归初心本源、立足现实基础、保持适度前瞻、焕发持续活力,提升规划本身的引领性,有效应对落地实施中的挑战,真正将规划蓝图转化为业务发展动能。

  

  

中智咨询已推出“十五五”人力资源规划系列三篇推文:

微信截图_20250515135718

为更好识别企业在“十五五”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规划痛点和提升需求,中智咨询诚邀您参与下方互动调研

如果您对人力资源规划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任何想法或问题,也可以通过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留言分享,与我们取得联系。

640

想要了解我们的咨询服务将如何帮到您

姓名
职位
公司
城市
企业邮箱
留言
电话
验证码

和我们一起智领中国